压缩机冰箱的氟利昂(CFCs)替代品
来源:
|
作者:Wilson
|
发布时间: 2017-07-26
|
4461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氯氟烃(俗称氟利昂)是一种化学试剂.它主要用于压缩机冰箱制冷剂和吹风剂中以隔绝泡沫。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人们怀疑它们会对于臭氧层产生危害,所以人们不断探索,以找到可以消除并替代这种物质的配方。主要有三种可用替代品:①部分氯化的氯氟烃(HCFCs);②氟代烷烃(HFCs),HFCs l34a为其主要成分;③天然气,例如丁烷和丙烷(碳氢化合物HCs)。
第一种化学替代品,部分氯化的氯氟烃仍有一些消蚀臭氧层的能力,因此考虑将其作为只在转型阶段中可以使用的临时替代品。从长远看来,对于改进臭氧层消失的局面应该不使用这些有害的化学品。第二种选择——氢氟碳化合物,先在欧洲流行,现在受到美国化工行业的青睐。这种化学品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被人所知,人们已着力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在生产科技上取得了进展,这主要得益于各种强制性措施和特别是美国人对于治疗皮肤癌的昂贵医疗费用的恐惧。美国企业杜邦(DuPont)成为这一产业的领军人物。研究氟利昂替代品的动力在于该组织早先做出的承诺,他们表示:如果确定氟利昂对臭氧层有破坏效果,则立刻停止生产。公司对替代品的研究表现在该领域研发费用支出的增长和公司拥有大量相关技术的专利权。1977年,这项措施为寻求替代品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十足的动力。
基于寻找既科学又经济的氟利昂可用替代品的前景,加速了全球条约的协商,这项条约就是1986年在蒙特利尔签订的。杜邦公司自1986年起就对该项全球条约表示支持,而那时,例如赫希斯特(Hoechst)的欧洲生产商却表示反对因为他们当时在替代品发展方面还远远落后于美国。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欧洲的立场逐渐转变。因此,全球氟利昂的产量也稳步下降。
美国倾向于使用第二种替代品——氟代烷烃,而在英国则是第三种替代品——碳氢化合物更流行。虽然氟代烷烃不破坏臭氧层,但它们对全球变暖却有相当大的影响,也因此受到了环保人士的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韧,以绿色和平为理念的德国开始发展以碳氢化合物作为制冷剂和融化剂的冰箱。主要的冰箱制造商开始反对此项措施,因为这种替代品存在可燃性的危险。但是,自从一些小的生产商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后,生产出了一种符合安全标准的机型,并得到绿色和平组织的支持后,德国的主要生产商们也开始采用这一新型技术。德国制造商也将此项技术应用于其国外的制造厂,例如博世-西门子(Bosch-Siemens),现在采用碳氢化合物替代技术进行生产。伊莱克斯(Electrolux)公司在欧洲市场也转向使用碳氢化合物技术。同时这项技术也被—些低成本厂商所采用,例如意大利的卡迪(Candy),就于1999年开始使用此项技术。其他国家(例如瑞典、丹麦、法国、日本、土耳其、印度、中国和古巴的制造商,也转而使用碳氢化合物技术。
如今三种冰箱制冷剂的替代品都出现在市场上:氟利昂仍在如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使用;氟代烷烃在北美、日本和欧洲南部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碳氢化合物则在欧洲北部成为本土使用压缩机冰箱中采用最广的化学用品。据报道,德国的碳氢化合物技术的市场份额已达到100%。在日本,氟代烷烃为主要的压缩机冰箱制冷剂替代品,但同时也应用碳氢化合物技术。2000年,日本冰箱产量中约40%的压缩机采用了氟代烷烃,60%采用碳氢化合物。对于这两者中的哪一个将主导世界还尚无定论,但碳氢化合物成为国际化选择的潜力很大。